理。
这样的操作系统有着极大的不便。首先,技术人员预置的命令一定要够多,毕竟机甲无论是用于战斗还是用于生产,所需要面临的情况可远不止游戏中那一点点的套路。如果预置的命令不够,很多动作无法实现,很容易造成各种非战斗性瘫痪或者是生产事故。
可是,预置的命令如果过多的话,又会对使用者造成极大的负担。无论是记忆量,还是熟悉的过程,甚至是使用中的组合过程,所需要投入的学习的精力会成倍得增长。对脑容量不是很大的人来说,再增长一倍的命令数量,简直比下油锅还要可怕。
其次,就是应激反应效率的问题。这方面对于战斗中的军用型号,或者是发生突然状况的民用型号,影响更是明显。
每一个机甲动作,都必须要经历操作者发现情况,在脑子组合合适的动作变化,思考实现该变化需要的命令组合,在键盘上输入相应的命令,命令通过中央处理器使机甲做出相应的变化,这样一个复杂而有低效的过程。
所以,当神经元感应操作系统,这个颠覆性的技术被发明出来,并成功运用到微型机甲上的时候。人类对机甲的有效使用,也实现了跨越式的进步。
只要机甲内的操控者身着神经元感应服,然后做出需要的动作。微型机甲立刻就能同步实现相应的动作,这样的效率变化对于机甲来说,完全就是颠覆性的。
神经元感应操作系统一个动作的应激反应效率,相比以前的键盘式输入快了十倍都不止。
这完全是因为,神经元感应操作系统完全摒弃了"命令"这样的操作理念,而是直接感应大脑对身体部件发出的生物电指令,然后通过神经元感应服将指令原封不动得传递给微型机甲,随后由微型机甲来执行。
换句话说,这一套新系统的核心概念,就是将整个微型机甲,当做是一个被放大了的人类躯体,用来执行人类大脑的命令而已。
所以,作为人类身体与机甲外壳之间的联系纽带,神经元感应的准确性,自然就成为了重中之重。
每一架机甲的神经元感应系统,对于感应强度都有着一个最大阈值和最低阈值的区间。在这个阈值之间的神经元强度,就会得到最精确的执行。而强度一旦高于最大阈值或者是低于最低阈值,那么做出的动作虽然还是会被执行,但在执行的过程中,总是会或多或少出现一些偏差。
并且,这种超出极限的数值,还会对神经元系统的固有阈值产生一定的冲击。当数值冲破极限,导致阈值崩塌,更会进一步导致整个神经元感应系统瞬间崩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