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合军法官监视将军、诸吏,以免淮北战役时各部屡屡脱离指挥的情况再次发生。其次,还能直接传达皇帝的意志,甚至借助他们较高的文化水平,给士卒们洗洗脑……
当耿弇巡视时,正好见到了承宫再度给士卒宣讲“夷夏之别”。
承宫虽然贵为大夫,但因其出身,与一般士吏走卒也能亲近,他不是高高在上站着说话,而是盘腿和吏卒们坐在一块,手持一个铜皮喇叭,让音量扩大些。
承宫不愧是做过夫子的,谈话不是官样文章,而先如家常唠嗑一般,点个几个人,询问那他们是何处人?
“长安人。”
“河内人。”
“右扶风人。”
承宫颔首,谈笑间说起那些地方的食物、风气,让人生出了亲近感之余,又颇为思乡。
是啊,家乡辣么好,他们何苦辛苦跋涉到这荒凉的塞北,打一场与自己没有任何关系的仗呢?就算皇帝和将军承诺战后会分地,但冒着丢性命的风险,当真值得?万一上头反悔,把他们分在边塞屯田,那才是欲哭无泪呢!
这下适得其反了?承宫感受到了这种情绪,复问:“可有并州本地人?”
举手的也不乏少数,承宫遂笑道:“虽说五方之民,方言各异,来自各州各郡,但吾等其实都一种人……”
“华夏之人!”
他站起身来,走到能让众人看清的台上,指着自己的穿着道:“吾等有衣冠制度,礼仪之章,就算是乡野之人,也懂得基本的廉耻孝道。更效忠同一位皇帝陛下,同在这五色旗下作战。”
承宫的手往北方一指:“但吾等面对的敌人,匈奴则不同!”
“彼辈为戎狄!与中国华夏言语不通,嗜欲不同,礼仪更是大异!”
承宫强调了中原与匈奴的差异,诸如戎狄披头散发,以兽皮、羽毛为衣,助毡帐,以肉酪为主,贱老人,不洗澡,根本不知道孝——就算他们的单于学着汉帝,给自己冠以“孝”的名号,却依会弑杀父亲,再将后母睡了!
其中基本属实,但不乏夸大言辞,这些典型的“刻板印象”,却也是构建士卒们朴素民族观的基础。接受了某一种文化的人,看向异文化的习俗时,往往是震惊无法接受的。从饮食衣着语言入手,最容易让人类区分出“我们”“他们”。
和那些想象中可憎无耻的匈奴人相比,某个右扶风人看向身边原本语言难以沟通的河内人,竟发现对方也变得眉清目秀起来。
帮士卒构建了最基本的民族观后,承宫又开始宣扬匈奴犯下的种种罪行。
“匈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