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卷准备从包里拿出手机扫门禁的二维码。
往日,单元楼门口的信箱里总是被塞满了各式广告单和ems壳,前者是各家商店的过时营销手段,后者是居民有时候在楼下拆了ems又懒得去扔纸壳子,就着塞到信筒里。
不过归卷也很少会用到楼下的信箱,她已经很多年不寄信了,这年头寄信,十有九丢。所以尽管她还会时不时地给朋友写信,但要么是夹在别的东西里一起寄过去,要么就是会面时当面递交。
十多年前的信件往来,是满怀期盼的拿钥匙拧开信箱,发现里面躺着一封或两封信,邮票上印着邮戳,封口仔细的被粘好,拿回家,小心翼翼地拿刀挑开封口,取出内里,发现是同看一本杂志的笔友寄来的信,还附有绘图,交流着最新一期杂志的内容。
现在这样,少了很多乐趣。没有期盼,没有惊喜,也没有秘密。
精心写就的信,在邮寄过程中说丢就丢,你去问,邮政系统的人会大言不惭地说:“谁让你不寄挂号信,平信就是容易丢呀。”
好,后来归卷改寄挂号信,对面的人依旧是收不到,邮政依旧给不出合理的解释。
很难说这些年邮政系统到底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在归卷看来,就是退步了。一封薄薄的信都要通过昂贵的文件快递来寄,收信的人甚至难以辨别这到底是工作文件还是友人信件,以纸笔交流的乐趣又何在呢?
归卷倔强,总要尝试,尝试的结果就是纷纷扬扬的纸页石沉大海,诉说的衷肠再找不回。
井底的蛙安一隅,以为世界上大抵都是如此,是经济快速发展所带来的副产品,牺牲邮寄信件这一已存在千年的读书人最普通的乐趣。
后来她发现,她错了。大学的时候,得到了去荷兰交换学习的机会。在那里,她的寄出的每一封信,收到的每一张明信片,都被很认真的对待,完好的送到归人的手中,且快速。那消逝了十年的快乐再度浮现,她才意识到,不是因为工业化进程才抹杀了信件邮寄系统,荷兰的经济发达程度远胜故国,可是人们依旧保持着旧时的纯真。
归卷在那里有一位忘年交,是在上艾瑟尔省的羊角村博物馆游览时认识的,负责管理博物馆的老奶奶lammie。初初离国,颇多思念,见到和善的老人,想起了自己的姥姥,她也这样对老人说了。老人脸上笑出温柔的褶,热情地为她介绍这个荷兰传统民居博物馆;像打扮洋娃娃一样为她套上荷兰传统服饰,帮她拍照;带她去摆着古旧农具的后院踩荷兰传统高跷,怕她摔了,又喊同在博物馆里的爷爷护着归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