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数据,苏小木想法一直蛮多的。
私心是肯定有的。
因为,大数据需要的技术基本上都是苏小木部分精通乃至非常专家,但不够完美。
像大规模并行处理数据库,苏小木是部分精通。
数据挖掘是非常专家。
分布式文件系统这个底层非常专家甚至完美,上层就是部分精通或者不懂了。
至于可扩展的存储系统……
这个简直就是瞌睡枕头。
苏小木最近的重心基本上全部放在了存储相关的深入研究上。
如果能利用课题研究的机会,从头到尾的根据课题需求设计全面的程序……
苏小木有把握将自己的知识链整理出部分完美的内容。
听苏小木这么问,张可笑了笑,道。
“课题时间上倒是并没有什么具体的要求,但重新开始自主设计的话,耗费的工作量是不是太大了些?”
话里话外的意思,不是很反对。
甚至还有些乐见其成的样子。
很少开口的硕二学长熊正业突然开口道,“教授,如果课题时间线拉得太长的话,我们这边可能稍微有点小问题。”
熊正业突然开口,让张可、谭凌、林唐、苏小木都是一愣。
但苏小木飞快的反应了过来。
这跟华南理工大学的学业设置有很大的关系。
先说苏小木补入的这种创新班,实行的是“3+1+x”的培养模式。
‘x’硕士生为2或3年,博士生为4或5年。
具体x为2、3、4、5的哪种,由各创新班根据专业特点选择。
比如计科本硕连读,是6年制。
部分专业的本硕连读是7年制。
3+1+x的具体意思是,前三年完成除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以外的本科课程。
第四年提前进行研究生课程的学习,并完成本科毕业设计。
四年期满获得学士学位,从第五年起取得研究生学籍,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
以及在本科期间要有至少一次出国学习经历、至少参加一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最晚在本科三年级阶段,就必须确定学生的研究生导师。
最后一个是苏小木的补入规则并不是突如其来也不是什么运气。
在本科第三学期注意,也就是大二第一学期初对创新班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排名后15%的学生需参与答辩,答辩成绩排在后50%的学生,原则上须转到普通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