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满载着铁矿和钢铁的巨舰是哪里来的?亲爱的劳拉小姐您别告诉我,那都是悬挂贵联邦国旗的其他国家货船。”
劳拉无言以对。
因为,唐刀说的都是事实,战前的1937年,米国向日本出口的战略性物资就高达3亿美刀,而进入1938年,虽然数额稍减,上半年也高达1亿美刀,全年绝不会少于2亿美刀。
“劳拉小姐,你身处贵国大型财团的高层,难道不知道国与国之间的关系要远比人与人之间相处更微妙更冰冷吗?”唐刀见洋妞儿沉默,淡淡的笑了。
国际关系,早就是一门学问了。人有善恶之分,但国与国之间还真是有些模糊。
就像米国与日本的军用物资贸易和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的援华,既不是恶意,也不是善意,那只是交易,只是生意。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期,同盟国与轴心国的形成非常复杂,并不是想象中的德意日互相惺惺相惜一拍即合、美英法情深意切。
在抗日战争之前,影响中日战争进展最主要的有美、德、苏三个大国,对比三个大国与中日关系的演化就能知道,不存在什么一贯的善意恶意,只有复杂的国际博弈。
就比如米国对日贸易,到了1939年,日本从米国进口的石油总量占了进口量的百分之八十,钢铁占百分之九十,从客观上支持了日本侵略中国,但也实际上支持了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
何况,米国不仅向日本出口军用物资,也向日后的死敌日耳曼帝国出口军用物资。
此时的米国一片歌舞升平,孤立主义,和平主义是国会山的主流,罗斯总统无法宣布参战,但高层智囊和军方将领心知肚明战争不可避免,米国无法独善其身。
因此从1938年开始对中国进行援助,当年贷款2500万美刀,1939年贷款1亿,到了1940年,提供100架战斗机给中国用来保护滇缅公路。
这是米国分别对日、对中、对德的贸易情况,有亲日的也有亲中的还有亲德的,因为米国并不是铁板一块,事实是那时的米国最大的族裔就是日耳曼裔,所谓的善恶明显吗?
再说日耳曼帝国,做为二战轴心国的两大核心,这位应该和日本属于铁杆中的铁杆,可中国一度在抗日上得到的最大国际援助居然就来自他们。
甚至到了1940年,中国和日耳曼帝国之间依旧有军火贸易,不然,你以为罗斯塔夫.克虏伯为何能那般爽快答应和唐刀的协议?那是因为有上层领导意志,他完全可以这么做替帝国赚取更多的利润。
这其中的原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