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的旋转骨折,骨折的位置在尺骨的下段与桡骨的上段,骨折的原理其实就是骨间膜的牵拉导致的双骨折。
情况很复杂,而且还有骨折碎块,不管是复位的难度还是要通过复位达到本身具备一定固定效果的难度,都是节节攀升。
可黄海涛给方子业分析了具体的理论以及可以达到固定效果的基础结构,方子业思忖了一下,如果自己通过操作,还的确能够做到这一步去。
复位的基础组成,仍然就是牵引、复位,牵引最多就是力度挪用不一样,复位则是要么是通过手法把骨折压在一起,要么就是通过撬拨,把骨折顶在一起,或者就是通过肌肉间隙,或者是软组织,把骨折的断端以及骨折碎片给挤进去。
表现形式,各有不同,但参与的元素不同,难度也是不一样。
方子业开始了牵引后,就感觉到了头皮一紧。
双骨折的复位,果然没有单骨折那么简单,主要是,需要考虑的肌肉活动模型以及它们旋转的角度不一样。
因此,在复位的时候,不仅要添加持续的牵引力,还要添加拮抗肌肉拉伸的旋转牵引力,将本会产生旋转力的肌肉回缩力给拮抗掉,产生平衡。
这就需要,在牵引的过程中,需要持续多个方向,多个维度的力量。
这就有点一团乱麻的意思了。
但好在,之前的黄海涛讲了一定的技巧。
先下后上,先外后内,一点一点地去寻找一个平衡点,使得骨折周围的肌肉力量,仿若条索状的非收缩性结构之后,再去进行复位。
让肌肉回归本真,只是肌肉,不是收缩的肌肉,也不是牵拉的肌肉,找准一个平衡点后,骨折的移位就会自然成形复位到原本的位置。
或许,黄海涛还有另外比较简单的描述方式,但至少,方子业只知道,黄海涛的描述操作过程的原理,就不简单。
足足三四分钟过去,方子业才终于是找到了一种平衡点,且通过同一着力点,多方力量同时添加的接抗力,使得患者的肌肉变得一定程度的软趴趴,仿佛这一下只是装饰品后。
方子业赶紧趁着这个机会,开始稍稍用力一旋转!
单骨折的复位,是可以通过撬拨方式的,但是,多骨折的复位,特别是几个断端之间的复位,想要将骨折的碎段和骨折碎块全部复位上去,且达到固定效果,必须通过旋转复位的模型来处理。
时间不长,也就是几秒钟的时间,方子业就看到了,之前本来存在的两个位置的畸形,竟然是恰到好处地拮抗在了一起。
而且因为之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