块和他熟悉的数字并不一样,他根本没法分清哪个花纹对应的是哪个数字。
其中有四个花纹倒是相对容易认出,分别是“一条横线”、“两条横线”、“三条横线”、“四条横线”,应该对应的是“一二三四”。
不过另外那些就很难认了,比如有一个符号像尾部弯曲的三叉戟一样,一个符号像“人”字形屋顶,一个符号中间是个“x”,上下都有一横封口,像个折叠凳或者马里奥里那种弹簧床,一个符号是“)(”,像一对调换顺序的括号。
最奇怪的是另一个符号,是个十字架。
祖安下意识以为是个“十”,但转念一想就推翻了这个,毕竟九宫格里没有10这个数字。
他心中充满后悔,要是当初多看看一些甲骨文的纪录片,说不定自己就认识这些字了。
也不知道当年那些考古工作者到底是怎么认识这些鬼画符的。
等等……
他忽然脑中灵光一现,他记得以前纪录片里说过,中国的文化之所以一脉相承,是因为几千年后的人能认识几千年前祖先写的文字。
为什么会认识,主要就是因为文字也是一代一代演化而来。
后世的文字主要是从秦朝的小篆演化而来,而小篆也有甲骨文的一些影子。
既然如此,那甲骨文和后世那些字应该有相关的联系,复杂的甲骨文倒也罢了,像现在明知道这些甲骨文是代表1-9这些数字,慢慢倒推应该可以找到蛛丝马迹才是。
他望着那个尾巴弯曲的三叉戟图标,脑袋不停地转动,以各种角度来观察。
忽然,他发现将三叉戟的头往下拉,让整个三叉戟放平,不正好是“九”的左半部分么,三叉戟后面弯曲的尾部正好是“九”右边的那一钩。
那对反括号,看着不正和“八”形状类似么?
咦,这个是八的话,那个“人”字形的又是什么,同样很像八啊?难道是六下面两点?
那么只剩下五和七了,那个“十”字形符号,怎么看都和“五”不太搭边吧。
那么难道弹簧床的符号是五?
他在脑海中试着将弹簧床两横中间那个“x”扭曲一下,似乎真的能变成“五”的形状。
那么“十”就是七了,两者差距就是多了一个弯钩。
祖安再次检验了一番,发现自己的推理虽然有些符合逻辑,但也不是没有漏洞,比如万一那四横不是代表四的话,后面很多推理就错了,甚至那个八和六,他也不确定自己有没有弄对。
他正想再次验证一翻,可是这时不远处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