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绪则是又找那商喜军聊了会儿天。
“你之前说,你们国家吞并了另一个国家,如今从那个国家被吞并过来的人口,表现的可还顺从?”
商喜军虽然不清楚周绪为什么要问这些,但在体验过滴刑的恐怖之后,如今的他那真叫一个有问必答,根本不敢含糊。
“早先是有出现过闹事的情况,但在陛下下令,连续杀了几批闹事的人后,情况就好多了。”
在听到这话的瞬间,周绪心中的把握顿时又足了一分。
《孙子兵法》有云: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查也!
这句话通俗来讲就是打仗是国家大事,关系到国家百姓的生死存亡,必须要认真的思考和研究。 有些人老是喜欢将《孙子兵法》、《三十六计》之类的兵法书想的神乎其神。
尽管自己整本书也没看过几个字,压根就不知道里面写了点什么东西,但不妨碍他在脑子里对其进行无限的神话,吹上几句,感觉自己逼格都足了几分。
但事实上,这书里写的东西并没有那么玄乎,甚至可以说都是一些通俗易懂的打仗经验。
摊开来讲,大家恐怕都会产生一种‘就这?’的感觉。
作为一个读幼儿园时,理想是当三军大元帅的人,他后来闲着没事的时候,还真就读过。
就拿这《孙子兵法》的始计篇来说,这里面讲的就是各种战前工作。
通俗概括,无非就是收集情报,然后对交战双方各方各面进行比较。
对面兵力有多少?资源充不充裕?君主贤不贤明?百姓们生活的好不好?这些全部都需要进行比较。
对方兵力比伱多,资源充裕,君主贤明,深受爱戴,百姓生活安乐,那这仗就不该打。
其中君主是否贤明,百姓生活是否安乐,是非常重要的衡量标准。
因为在百姓生活安乐的情况下,你若发起战争,那便是一场不义之战!
你在对面百姓眼中,就是无耻可恶的侵略者!他们会倾尽一切与你进行对抗!恨不得吃你的肉,喝你的血!
这种仗想要打赢,大概率得付出惨痛的代价。
而在打赢之后,收编了对方的人口和土地,那些人口对你心怀憎恨,又会为自己的国家埋下隐患,往后必定难以太平!
反之,对方若是个昏庸无道的昏君,百姓生活艰苦、民不聊生,那你便占据了大义,你是去解放他们的,那这仗就好打了。
而这,就是天时地利人和中的人和。
从与商喜军的简单对话中,周绪不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