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求打死刘备,哪怕己方三千人换掉刘备一千人,也够刘备心疼大半年。
打疼刘备,己方留偏将守御宛口就可以了。
主力精锐自能投放到河北,拿下河北,天下传檄可定,何必在意区区刘备?
哪怕讨论的很明白,可李典对于追击缺乏兴趣。
就是擒斩刘备,他李家的生活、地位也不会有本质改变。
他也不缺这样的巨大功勋,比之功名,他更想自家部曲安全回家,与妻儿团聚。
荡平群雄,天下归于何人,都不干李家的事情。
所以说,李家有必要急匆匆去拼命?
曹公的礼遇,是建立在李家部曲强盛、团结之上的。
若没了部曲宗族,自己又算什么?
自己终究跟于禁不一样,于禁寒门出身,麾下军队打光了随时可以补,于禁真没什么好心疼的。
于禁如此,夏侯惇也是如此。
李典怠战的心思就写在脸上,夏侯惇、于禁见了也不生气,行军打仗总得有些人跟在后面押送辎重补给。
三个人出身立场不同,各自的追求也不同。
当即就分配好了任务,由李典领后队押送物资;夏侯惇五个营、于禁三个营合兵一处顺荆豫驰道追击刘备。
另夏侯惇分出去的偏军两个营汇合鲁阳守将路招两个营组成别部,顺寒鸦道推进。
各军于堵阳汇合。
路招麾下有三个营,留一个营已经足够守鲁阳城。
至于天下人瞩目的黎阳之战,还未爆发实际战斗,宛口这里就这样爆发了万人级别的野战追逐。
夏侯惇很清楚,他不能考虑眼前,更要从全局考虑。
例如最重要河北之战,算清楚里面的账,才能结算这处侧翼战场的账目。
先算河北。
不到关键时刻,没人愿意攻坚。
黎阳是坚城,张辽、徐晃、张绣也只是在附近扎营、筑城,采取步步为营的包围战术。
断掉黎阳城、黎阳西城的补给,饿杀守军,才是最省成本的。
二城守军绝粮丢城,会对袁氏统治根基造成致命打击。
所以曹军的围城战术,是逼迫河北军队救援时进行野战。
围点打援。
不管是绝粮逼迫黎阳二城投降,还是野战击败河北援兵,都能快速动摇袁绍之后的袁氏根基。
等步入六月盛夏,酷暑炎热对披甲士兵来说太过于折磨。
所以曹军目前只能步步为营,以最稳妥的战术包围黎阳二城。
黎阳二城互为犄角,哪怕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