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
交付量下滑,财务危险,产品安全,竞争压力,一系列的问题,让闻界成了新势力头部三巨头当中,第一家掉队的企业,也是三巨头当中最先被质疑倒闭的车企。
前期有多风光,现在就有多狼狈,用头皮发麻来形容此时的李兵,一点都不为过。
实际上只有他自己知道,闻界的问题比想象当中要严重得多,再不解决包括资金在内的一系列问题,闻界是真的撑不过今年。
生死攸关的当下,闻界的内部已经在开始改变了,最先就是从成本控制角度来入手,大幅削减运营开支,包括将一线城市员工出差酒店标准从900元降至400元,推行扁平化管理等等。
另外管理层也开始着手变动了,郑显聪将会在今年年底离职,在寻求新的投资过程当中,闻界首先要做出改变的姿态。
“想要我们怎么帮你?”
闻界的整体经营思路来说,除了成本大之外没什么其他的问题,走定制化服务差异路线,换电模式本质上跟快充实质上也不冲突。
哪怕快充再是进步,也不代表着换电没用了,用一个简单的形容来说,换电跟快充技术就像是充电宝跟插头数据线类似,两者都是可以并存的。
经营思路没问题,剩下的问题虽然很多,但都是可以解决的,而当下短期之内最大的问题就是召回事件,解决电池安全问题,消除车主的顾虑,这些李兵也都在做了。
好在车辆也不算多,损失虽然不小,但对于今年预亏超百亿的闻界来说,不到五亿的亏损真不算多。
其实最重要的问题就是重拾投资者的信心,财报会议当日突然临时取消的电话会议,让闻界当日股价暴跌28%,给了投资者沉重的一击。
全年预计超百亿的亏损,跟李兵以后的日子比起来还真算不得什么,不过这是2019年,在投资逐渐收缩的年份里,一家新势力企业年超百亿的亏损额度,还是相当吓人的。
尤其是闻界已经上市了,想藏都藏不住,不像威马跟小朋,这两家亏得也挺惨的,但不需要像闻界这样公布详细的财报。
“首先肯定是电池方面了,这个我希望檀总能帮我们解决一下,我们打算把这一批召回的车辆电池全部更换为跟尉来es8的同等级别电池组。”
闻界用的电池不都是由尉来提供的,而且他们跟特斯拉一样,只采购电芯,然后自己包装,这路子没什么毛病,但是目前来说闻界的技术还不达标,加上又没有完整的工厂以及产业链,在产业链整合方面的能力也不够强。
这也是导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