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1章无需浪费子弹
虽然乔治有信心,德国这个好学生还是给了乔治一个巨大的惊喜。
8月19号,德军使用“古斯塔夫”列车炮,对布列斯特要塞实施炮击。
上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克虏伯制造的“大贝尔塔”就曾在攻击比利时烈日要塞的战斗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古斯塔夫”是德国克虏伯公司研制的一门800毫米口径攻城火炮,该炮全重接近1350吨,可发射重达7吨的弹药,最远射击距离约为47千米。
“古斯塔夫”是专门为俄罗斯的要塞研制的。
“古斯塔夫”的部署很麻烦,需要使用3辆特别为“古斯塔夫”研制的巨型运输列车运送。
运送途中,如果桥梁无法承受“古斯塔夫”的重量,列车只能绕路而行,在到达阵地后,先用2台巨型起重机吊装底座,然后安装炮架、炮管和装弹机构,全部工作由1400余人奋战3个星期才能完成。
“古斯塔夫”的威力巨大,19号上午,位于布列斯特要塞群中心位置的捷列斯波尔要塞被“古斯塔夫”发射的炮弹击中弹药库。
弹药库里储存的弹药引发的殉爆,将整个要塞几乎彻底摧毁,俄军死伤超过2000人。
俄军战斗机群快速出动,终于在距离布列斯特要塞大约20公里处找到了“古斯塔夫”。
德国人早有防备,在“古斯塔夫”周围布置了大量防空阵地,并且安排了两个中队的战斗机,专门负责保护“古斯塔夫”。
在俄空军的不懈努力下,俄军以12架战斗机,40吨炸弹为代价,将“古斯塔夫”击毁。
空军击毁古斯塔夫的同时,赤塔第四装甲师开入冰城。
对于这座因中东铁路而出现的城市,俄军并不陌生。
第四装甲师师长巴里诺夫当年曾作为护路队成员,参与过冰城的建设,并在冰城生活了近10年之久。
对于冰城这座城市,巴里诺夫有着深厚的感情。
所以巴里诺夫下令,将冰城的所有日本人全部集中关押。
“全部?”
巴里诺夫的副官塔拉斯是巴里诺夫的小儿子。
第四师是一支匆忙组建的部队,整支部队只有60辆装甲战车,和欧洲的装甲部队相比,装备的装甲战车数量较少。
对于日本人来说,60辆装甲战车已经足够了。
对于日本人,巴里诺夫没有丝毫好感,所以第四师从海参崴一路打到冰城,一个俘虏都没有。
俘虏只会拖累第四师的行军速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