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奖励了。
赵煦在现代的时候,甚至听人说起过,大洋彼岸的灯塔,将类似的模式引入了卖血的体系里。
第一次卖血,奖励多少多少……十连卖又有里程碑奖励……累计卖血达到某个数量,还有奖励……
想了想,赵煦觉得光是物质奖励,可能还无法激发工匠们的参与热情与积极性,便对钱勰道:“为激励匠人,朕觉得或许可再定一个学徒合格满百人,赐给官身,并由开封府嘉奖之条贯!”
“若有人能能教出合格学徒五百人以上,则由权知开封府,亲题其家宅匾额,以彰其功,并许将其名讳,上奏于朕之前!”
“钱府尹以为如何?”赵煦看向都已经听懵了的钱勰问道。
钱勰咽了咽口水。
他还能怎么办?
反对吗?
不可能的!
因为这位陛下,即位以来,所做的决策,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失败过。
他一直在赢!
尤其是在经济方面,他所做的决策,最后都被事实证明了可行。
既然如此,他就只能拜道:“圣明无过陛下!”
“善!”赵煦抚掌:“钱府尹回去后,尽快拿出相关条贯,上奏于朕前!”
“诺!”
至于那些无儿无女无依无靠的孤寡老人?
赵煦没说,钱勰也没有提。
因为,照顾这些人,本来就是赵官家和开封府的本份。
倒不是说赵官家们忽然变善了,一下子就孔夫子附体,全身都被仁义忠恕所灌满了。
而是这个事情有利可图——
这些老人死后,其财产统统都是赵官家的!
不然,你以为,这汴京店宅务那数千个邸店以及成百上千的商铺是怎么来的?
店宅务所拥有的房产,至少有三成,都是户绝财产。
所以,赵煦在雇佣工匠,给难民中的青壮提供一个职业教育的机会,也不是在单纯的做好事。
既是他在现代留学,知道产业工人的教育和培养,是重中之重!
大宋手工业,想要更进一步,就离不开大量技术工人的供给!
同时,这些青壮,得了他的恩惠,成了学徒。
自然是要签契书的。
学成之后,他们去什么地方工作,自然是赵官家说了算。
这样,赵官家就可以客串一把劳务派遣……恩,如今应该叫牙人。
而牙人可是能两头吃的。
便连剩下的难民,赵煦也不会叫他们白白占了自己的便宜——明年开春后,可以介绍他们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