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正常。
好在陈允哲经历的事情多,看待事情也比较理智,虽然是满心热血,但他并没有冲动行事。
此时曲绍扬的一番话,就像是兜头泼了一盆凉水,让陈允哲一下子清醒了过来。
“听你这意思,是不太看好变法了?”陈允哲问道。
“变法会触及到各方面的利益,不会那么容易的。
我还是那句话,静观其变,千万别以身涉险。”
尚未发生的事情,曲绍扬不好多说,只能劝告兄长,千万别冒险。
俩人在书房里聊了许久,最终,陈允哲放弃了联名上书的想法。
曲绍扬忽然想起了还在北洋武备学堂的小志,立刻写了封很长很长的信,派人送往天津。
信中叮嘱小志,千万不要受任何人的蛊惑,不管谁劝,也不要参与到变法中去。
曲绍扬的信送去的及时,也幸亏武备学堂纪律严格,小志并没有机会参与外界的事情。
小志接到信之后,也给曲绍扬回信了,说他在学堂很好,应该有机会赴德国学习。
所以小志现在正积极准备出国事宜,没空参与那些事情。
接到小志的回信,曲绍扬终于放心了。
只要小志别乱掺和,陈允哲也放弃呼吁变法,这事儿就跟他们一点儿关系没有。
还是那句话,苟着,慢慢发展最重要。
当然,陈允哲放弃了,旁人不会放弃。
无数人为变法而呼吁,这其中,康、梁等人呼声最高。
终于,在四月十三,光绪皇帝下诏,向中外宣告变法维新的决心。
一场由清政府主导、从国家层面上开始的变法,正式开展了。
变法之初,人们都很兴奋,所有人都在期待。
朝廷和国家又一次有了机会,百姓们又一次看到了希望。
所有人都在期待这个开局,未来是走向光明或者堕入黑暗,上天堂或者是下地狱,每个人都在等待着结局。
然而,这一场轰轰烈烈的变法,仅仅只维持了一百零三天,便以失败而告终。
光绪帝被囚禁在瀛台,戊戌六君子被送往菜市口刑场。
得知消息的陈允哲,吓得脸都白了,连夜去了趟奉天城,找到曲绍扬。
“天,幸亏当初听你的话,没掺和到里面去,不然,真不知道啥结果了。”
“也没啥,反正你在朝廷里没啥根基。
就算你跟着掺和了,也不过是在旁边摇旗呐喊而已,进不了军机,也不是变法的主要成员。
我估计,到时候顶多丢了官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