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能力彻底征服大清,征服这广阔的大地。
所以,他们更希望看到的是一个垂垂老矣、病入膏肓的大清,一个对洋人、对列强充满畏惧心理的大清。
这样,他们才能在这片土地上耀武扬威、作威作福、敲诈勒索,攫取更多的资源。
如果真的让这股义军将沙俄打败并驱逐,那么,清朝的百姓势必会觉醒,这不是列强希望看到的。
不,甚至不用打败,哪怕这一次攻破了奉天,就足可以打破列强不能战胜的神话。
那么加下来,各国在大清的话语权就会降低。
所以,美、英、日等国,一方面照会大清,催促其尽快安抚东边道义军,不要让事态扩大。
另一方面,也给沙俄施加压力,逼迫沙俄尽快签订条约,从东北撤军。
不然的话,各国会适当考虑,对东边道义军施以援助。
清廷此时,也是各种意见争论不休。
有的主张派兵围剿义军,不能让这伙义军发展壮大,但大多数人还是主张谈判议和。
他们的想法跟张锡銮类似,都认为东边道义军从一开始反对的就不是朝廷,而是沙俄入侵者和增祺。
定边军训练有素、勇猛无双,曾经在甲午抗倭时立下赫赫战功。
曲绍扬本人,也是位能臣干将,这些年出任东边道巡检使,兢兢业业,各处剿匪,维护东边道治安,立下了汗马功劳。
尤其是这一次抗击沙俄入侵,定边军表现的相当出色,愣是没让沙俄军踏进东边道一步。
这等功绩,理所应当加官进爵犒赏三军才对。
闹到今天这个地步,完全是增祺惹出来的祸事。
如果不是他非得要惩治定边军将领,来讨好沙俄方面,不会逼得定边军起义,东边道独立。
而今东边道义军连破数座城池,兵围奉天,对于朝廷来说,也是件好事,正好可以借此来逼迫沙俄早些撤兵。
因此很多人都支持张锡銮的说法,建议跟东边道义军先谈一谈条件。
当然,也不能不防着,还是要往奉天调兵增援,避免双方谈不拢。
群臣争论不休,列强纷纷施加压力,最终,西太后也只能同意张锡銮的请求,先谈。
同时,命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立刻调兵往东北,驰援奉天。
张锡銮接到朝廷命令后,立刻派人出城,送信给曲绍扬,表明朝廷的态度。
只要曲绍扬不率兵攻入奉天,一切都可以谈,想要什么条件,都可以提。
“大哥,二哥,你们看,这件事怎么处理好一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