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技术和控制刀头温度的年代。所以,这对于设计人员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在设计的时候,叶厂长就考虑了,自己拼死也只不过能做出来三轴联动,在往下做不管是体积还是用处就已经是成本大过利益了。三轴能把扇叶给铣出来,那么后面的表面工作就要交给磨床来cao作了。
这样制造下来,就一个电路设计就要有两吨的重量,这还没有算总重。同时电机也需要精度比较好的,因为要保证加工和走刀的精准,这一切都是极为超前的设计,这对于叶厂长来说的话是一个挑战,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挑战。
“咱们没有做过这样的研发吧?”
“没有,美国人和苏联人都没有想到这么干过。”
叶厂长是很兴奋的,虽然自己没有多少底气。其他人可能就有些犹豫了,因为这是不是有些太困难了。美国人和苏联人都没有搞过的,自己搞的话万一失败了怎么办呢?有些人比较兴奋,因为他们觉得这是一个能够超越美苏的机会。
“厂长,咱们这次能够分出多少经费去研发呢?”
“我们这次是比较长期的研发,具体多少经费还没有想好。”
能把这一套联动电路给研发出来,这就已经是很牛了,其中要解决的事情还有很多,特别重要的是能够处理大量的运算,这不亚于造一台在当时来说是超级计算机的来辅助加工制造了。虽然后世的手机能够吊打现在的超级计算机,但是数控机床的也要参与工件的加工运算也是第一次和其他人说。
“您有大概的思路了吗?您说的概念是蛮好的,到时候咱们加工就方便很多了。只不过有一点,咱们这都没有加工经验,去哪里找范本呢?”
其他人说到底就是一个没有经验的问题,叶厂长也是没有经验,相对于后世的集成电路加工控芯片,现在只能依靠大体积的电子管去加工出来一个运算相当强悍的控制台。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控制台的电路设计问题,然后就是电机的运转问题,接下来就是电路和电机的精度问题。
“所以说我定的是一个长期的目标,这个目标是不容易达到的,机床这个东西我们不去追求更高的要求,难道我们要一辈子跟在美苏的身后吗?”
美苏的技术实力着实是很强悍的,但是相对来说的话,国内因为科研基础薄弱,所以更容易塑造出来一条不同于美苏的道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