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日天气好转,是不是可以再买肉来再做一批赚一波?
一听这话,大家的眼神都齐齐看向陈念莞,亮晶晶的。
卖一次腊味他们就挣了十几两银子啊,好想再做几批。
陈念莞笑了,摇头,眼看着大家的眼神黯淡下去,又道:“不过,我们可以做酱肉。”
登时大家便又欢喜起来,纷纷问:“表妹,你打算做多少酱肉?”
“怎么做,教教我们吧?”
“我们也要打本啊!”
陈念莞听大家热情高涨,自是不能让他们扫兴的,因为有卖腊味的经验,所以一开始盘算就做二百斤,选用上好的花腩来做,主要针对城里归乡的那些行商跟大户。
抚宁县除了码头的过路行商,还有依靠码头做营生的很多外地行商,年节嘛,这些行商衣锦返乡都要带点好吃好用的程仪回家乡,恰好利用生意淡下来的河粉摊子兜售给他们。
一呼百应,大家当日就掏银子出来给陈念莞要参一份。
毕竟成本费出了,到时候卖出去分到手的银子也多,就连张二郎,也掏了五两银子,意味深长看了陈念莞一眼,而后交到她手里。
当天夜里一算大伙给的银子,柳迟五两,柳风五两,柳山三两,柳河居然一个人就给了十两。她想起阿娘说过,外祖家几房人都住在祖宅子里头,不分家,每房人赚的钱银都得上交六成,余下的才归房里。
看来,上次赚到的钱银,除给中公的,都给他们自个儿揣着了?
陈念莞将这事跟阿娘一说,柳氏也笑了,“估计是各房人里都没多扣他们的银子,就等着再有这个时机,打本给你再赚银子呢!”
陈念莞也乐了。
原来外祖家的舅舅舅母们,已经这么看得起自己了?那当然是不能让他们失望的。
陈念莞于是便打算多做一些,只好辛苦一下自己,再多熬制几份蚝油了。
“对了,阿娘,你知道,那小仓房,除了拿来储存咱们的酱肉跟口粮,我还打算在里头挖一个地窖?”
“挖那个做啥啊?咱们灶房不是已经有一个地窖了吗?”柳氏不解。
“那,阿娘你觉得灶房里的地窖能藏人吗?”
柳氏一下愣住了。
陈念莞是被柳家村的事吓着了,后来再一打听,自己也回忆了一下原身的经历,才发现前两年抚宁县其实也有从海滩那头上来的海寇滋扰生事,不过是后来朝廷派人过来剿匪,那时局才渐渐安宁的。
饶是如此,陈念莞觉得,还是应该有备无患。
外祖母跟舅舅舅母还有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